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治疗

2018-03-12
版本 v1.7
字数 4009
阅读 3325
1
云协作成员 2
开问网
管理者:
告:
查看公告
录:
原发性肝癌概述 病因 症状 发病机制 预防 饮食

原发性肝癌概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癌。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成显像对高危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和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 

病因

病毒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

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

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

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

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黄曲毒霉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

本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的危害生命健康。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症状

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

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痛。突然发一在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

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

晚期少数病人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

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5、转移灶症状

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症状。

(1)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咳血,胸膜转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

(2)癌栓栓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起肺梗塞,可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

(3)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出现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阻塞肝静脉可出现Budd-Chiari综合症,亦可出现下肢水肿。

(4)转移至骨可引起局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

(5)转移到脊柱或压迫脊髓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截瘫等。

(6)颅内转移可出现相应的定位症状和体征,颅内高压亦可导致脑疝而突然死亡。

发病机制

以下因素与肝癌发生有关  
1、病毒性肝炎 现知乙型肝炎与肝癌有密切关系,其次为丙型肝炎。  

2、肝硬化 肝硬化与肝癌之间有密切关系。据统计,一般需经7年左右肝硬化可发展为肝癌。其中以坏死后性肝硬化为最多,肝炎后肝硬化次之。 

3、真菌及其毒素 黄曲霉菌、青霉菌、杂色曲毒菌等都可引起实验性肝癌。其中以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最为重要。用该菌或其毒素(aflatoxin,黄曲霉素),或被其污染的食物均可诱发动物肝癌。在肝癌高发区,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的情况往往也较严重。  

4、亚硝胺类化合物 从肝癌高发区南非居民的食物中已分离出二甲基亚硝胺。此类化合物也可引起其它处肿瘤如食管癌。

预防

一、预防肝炎的发生:

1、接种乙肝疫苗

肝癌的发生与HBV、HCV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现有的肝癌患者80%以上同时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慢性病毒性肝炎能直接促使肝细胞的癌变,是形成肝癌的基础。因此,有效地预防病毒性肝炎,是预防肝癌发生的最主要手段。我国实行儿童肝炎计划免疫后,肝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并且从我国台湾等地区报道,实行肝炎计划免疫后,肝癌的发生率也有下降。除了进一步推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外,还需考虑:

(1)切实观察免疫的效果,必要时需要反复接种疫苗。

(2)对乙肝患者的家属和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应积极接种乙肝疫苗。

(3)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父母,在生育前应该咨询医师。其中HBV DNA含量高的,最好暂缓妊娠,而先行抗病毒治疗。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按规定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同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4)针对HCV感染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由于HCV感染主要是通过输血等传播,故慎用血制品以及严格消毒操作规范,防止医源性感染。

2、针对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目前有研究表明,高负荷病毒滴度患者发生肝癌概率会升高,故针对部分乙肝患者可行抗病毒治疗。

二、注意饮食以及饮水卫生

1、忌食霉变食物

目前黄曲霉素B认为是肝癌的致病原因之一。家藏的花生、玉米、白薯干等,均易被黄曲霉菌污染,一旦发现以上食品发霉,切不可再食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有可能阻断黄曲霉毒素诱发的肝癌。 此外,腐烂的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胺,腐烂的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极易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所以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精米、精面、动物性脂肪和低纤维素食物,因为粗粮、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对预防肝癌有利。

2、注意饮水卫生

含有化学物质饮用水容易诱发肿瘤发生。不饮用池塘水, 宜采用地下水做饮用水源。水箱最好进行定期消毒,水箱的箱体也应使用不会污染水的化学物质。

3、适当补硒

针对低硒人群采用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补充硒元素,提高血硒水平。

三、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1、烟中含有的致癌物对肺癌的发生有直接作用,与肝癌等其它肿瘤的产生也有一定关联,因此最好戒烟。

2、过去多认为酒精在肝癌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无肝炎病毒感染的酒精性肝硬化亦有一定的癌变率,故说明酒精为直接的致癌物质。特别是伴有乙肝的人群,更应该戒酒。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逐步增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引起肝癌的发生,在意大利甚至是肝癌的重要病因。目前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亦是肝癌的重要发生原因之一。因此戒酒、低脂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也应该视为预防肝癌的重要环节。

四、不乱吃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绝大部分药物经过肝脏代谢,所以千万不可以让药物损害你的肝脏,所以在吃药前要详细询问药物的情况。引起肝损害较多的中西药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千里光、苍耳子、川楝子、苦楝皮、贯众、防己、黄药子;苯妥英钠、呋喃妥因、酮康唑、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扑热息痛、吡罗昔康、丙戊酸、卡马西平等。这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

五、要有良好的心态

1、肝炎患者中很大部分有心理病变,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引起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导致肿瘤的生长。因此,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属、亲友要支持、关心和同情患者,患者本人也要接受卫生知识和心理常识的宣教,正确对待疾病。

2、肝癌的二级预防主要是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

对处于肝癌高发区的男性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体检,如果伴有肝炎或者肝硬化或者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至少半年体检一次。体检项目为超声检查以及AFP、肝功能检查。如检查有疑点,应再进一步作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3、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移植、介入、微创、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法。得了肝癌并不可怕,经过积极合适的治疗,有大量术后存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患者。就算肿瘤不能切除,目前经综合治疗后带瘤生存期明显延长,我们有位患者经两次介入治疗后肿瘤完全控制,目前带瘤生存近5年。

 因此,肝癌的预防是多方面的,必须从日常做起,要做到定期体检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得了肝癌以后也并不可怕,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并且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有战胜肝癌的信心。

正在加载……
举报
  • 动态
  • 大事记
展开
0条评论
更多评论
关联云协作
回到顶部
分享群

分享到微信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证书编号: